老咖逆袭记! 《捕风追影》救港片,梁家辉真变了啥?
电影院这几月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南京照相馆》这种文艺片和《浪浪山小妖怪》这种动画霸占了票房榜单好一阵子。
谁知成龙的《捕风追影》一上映立马引爆了市场。
日票房嗖嗖往上涨,头几天就突破千万大关。
观影人次多到影院排队都挤不进去。
上座率更是一路飘红稳稳拿第一。
专家们看了数据,预言票房能干到10亿以上大关。
这可不是简单数字,动作片能有这成绩实属罕见。
想想前两年,动作片都被人说成过时货了,谁看啊。
可《捕风追影》硬是从没人关注一路冲到冠军争夺战。
为啥这么牛? 全是靠电影质量给力,豆瓣开分直接破8分。
这是十年来最高分的犯罪动作片呢。
之前大火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也只拿了7.2分。
《捕风追影》的质量让观众直呼过瘾。
看动作戏不再是花拳绣腿,而是一招一式都带劲。
关键是成龙找对路子了,再加上梁家辉这块金字招牌。
梁家辉在《捕风追影》里演的“影子”角色绝对够带感。
这角色设定是特种兵出身干过间谍活儿的惊天大盗。
被两百个警察包围也能溜出来简直是传奇人物。
但纸上设定顶啥用,得靠梁家辉演活了才行。
电影里他开场一亮相眼神就够吓人。
那种老奸巨猾的劲儿全写在脸上褶子纹儿里。
观众一看就觉得这不是装出来的。
是他演了那么多年戏攒下的经验在发光。
他脸上的皱纹不是累赘反而帮了大忙。
每一道褶子都在诉说角色背后的风霜雨雪。
这种气场一散开影院都得静下来。
梁家辉演反派不是第一次,可这么张狂外放的还是头一回。
他不需挤眉弄眼耍狠动作。
“狠”字直接刻进骨子里了。
银幕上他的表情就是直白的杀意。
像老狼面对衰老的无奈可又拼死挣扎。
他喘气儿咧嘴笑观众都能想象出獠牙来。
好演员演戏根本不需多想表情怎么做。
角色已经和他身体混为一体了。
他和人对戏时周围空气都变冷冰冰的。
好像一不小心他就能无声无息干掉谁。
影帝的功力就在这份实力艳压全场。
更绝的是动作戏上的突破梁家辉向来不是武打专业户。
这回为了演“影子”他提前好几个月做专业训练。
六十多岁老头儿愣是练到身体轻盈带风。
看他在片子里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挥刀时小刀使唤得像长自己手上似的。
每一招都有板有眼显出力量十足。
尤其后段单挑三十个壮汉的戏份太震撼。
普通演员拍这种戏容易假模假式。
梁家辉出手却逼真得很让观众沉浸进去。
立马联想到角色年轻时被两百警察围剿的场景。
拍摄这段他折腾得够呛。
片场里五天连轴转每天打斗不停歇。
每次拍完他都累得快瘫地上虚脱了。
可效果值回票价影院里观众看得直喊爽。
刀风声拳脚声隔着银幕都能传过来。
这份拼命精神难怪成龙都服气。
但别看台前这么风光私下梁家辉还是老样子低调实在。
路演宣传时成龙和张子枫这些伙伴抢镜头。
梁家辉却躲一边不抢话不讲自己辛苦。
那场累趴下的打戏他一字不提。
只把光环留给别人自己默默站后台。
对观众来说吸引力全在电影里那个狠角色了。
他把所有精力都灌进角色里了。
人格魅力全通过大银幕传出来。
梁家辉从艺几十年就是这种“老派守旧”范儿。
刚出道就拿金像奖影帝牛得很。
可演了《火烧圆明园》那种真历史片立马遭封杀。
台湾娱乐圈直接把他踢出局了。
新科影帝扭头就上街摆地摊挣钱去。
全因他不肯写悔过书妥协原则。
那会儿《文报刊》请他写专栏糊口。
他一写就写到五十岁直到眼花了才停。
按说凭这经历现在可以搞点流量炒作。
内地娱乐圈不最爱这个吗粉丝一捧就红了。
梁家辉偏不静悄悄来片场工作。
先拍《我爱你》给倪大红当陪衬甘做小配角。
再演《捕风追影》只当男二号不抢风头。
六十七岁人了还有勇气重头再来。
主角配角无所谓戏好就成。
《捕风追影》能爆当然不光是梁家辉一人的功劳。
成龙在这片里找准了位置不再硬扛情怀。
以往动作片光靠他一个人实在太吃力。
这回梁家辉抬高了整部片的档次。
张子枫这些小鲜肉加入也添了新鲜血液。
年轻观众觉得她演得出彩有共鸣感。
其他配角打戏编排扎实到位。
看他们搏斗场面编排得紧张刺激。
主创团队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
《捕风追影》动作戏设计得很新潮。
不瞎打打靠套路和真实感征服人。
节奏快画面酷炫观众目不转睛。
看完全片都忘了是在看老港片。
反而被带进那个警匪追逐的氛围里去了。
影院出来后网上讨论全是赞许声。
影迷们纷纷说梁家辉演技值回票价。
动作戏份让人重温港片经典时代。
成龙的表现也比以前更有活力了。
他在采访里说梁家辉的“old school”精神感染了团队。
年轻人像张子枫也被带得状态在线。
电影整体就成了高质量动作片的代名词。
大家好奇要是续集没了梁家辉该怎么弄。
当前《捕风追影》的成功足够说明港片没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