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马特穿上紫金战袍的那一刻,或许不少湖人球迷心里五味杂陈。”北京街头,老王在烧烤摊前边刷手机,边感叹。今年夏天的湖人操作,注定不会平淡。消息刚出炉,ESPN打了个B的评级——不高不低,正合适这支充满变数的湖人。
两年1100万美元签斯马特,这背后,是湖人算尽经济账的无奈,更是他们试图破局的野心。中产特例已经一分为二花在了艾顿和拉拉维亚身上,湖人手头就只剩下双年特例。老将底薪确实也能凑合用,可“紫金”押注斯马特,肯定是掂量过分量的。
换掉古德温与米尔顿,不过是阵容腾挪的小手术罢了。现实残酷得很,米尔顿那300万美元周日就要转保障,如果不裁,硬工资帽就真扣死脖子了。多多少少让人想起去年那个春天,湖人板凳席上的赌局,轮换阵容里总有几张面孔姗姗来迟,又匆匆退场。连雷迪克也只能摆个大首发,季后赛时对森林狼,古德温只混了31分钟,米尔顿硬生生只蹭了4分钟地板。
你要问湖人管理层,为什么非要抢下斯马特?纸面上很简单——这个男人从绿军带来108场季后赛经验,2022年还拿过最佳防守球员。更实在一点,他能防2号,咬3号,战术执行力比古德温这套“新锐”更值得信任。更何况,湖人外线防守薄得跟皮纸似的,斯马特这样的悍将,怎么都值只双年特例。
可,问题是,今时今日的斯马特,还能成为“救世主”吗?刚迈过31岁门槛,这位一米九一的后卫,上赛季在灰熊折戟,场均命中率跌到36%,15场奇才的“自救秀”也只是勉力维持。最让人心头发虚的,是两年39场的出勤和那些反复缠身的伤病。
但斯马特身上有一股子硬劲。哪怕年龄摆在那,防起比自己更高更壮的对手,他依旧能像一面墙横在那里。数据不会说谎,三分命中率不漂亮(生涯32%),投的倒是不少,36分钟能扔5.9次,这已经足够把防守拉开。反观古德温,38%的常规赛三分命中率只是杯水车薪,到了季后赛直接“消失”。湖人需要的并不是命中率华丽的小样本,而是关键时刻对方防线不敢放空的威慑力。
有意思的是,在不少球迷群里,斯马特不是“dream guy”,更多人希望湖人能博一把更纯正的“3D”后卫,比如跳槽风传中的梅尔顿。可惜,市场就这点货,梅尔顿要去勇士,湖人只好“退而求其次”,勉强将B计划升为A。
随之而来的,就是阵容空间的极限拉扯。签了斯马特,湖人薪资只剩下不到100万的喘气空间,到1月前都补不了第15人位置,还得见招拆招。“湖人什么时候能再补强?”酒桌上小周一把抓住话筒,“签了斯马特,真就赌他能熬完整赛季?”朋友一旁冷笑:“今年别指望湖人再来大手笔,想要交易补大牌,难。”
有没有可能,斯马特在紫金体系突然焕发第二春?如果守强攻弱的他,真的能把雷迪克的轮换盘活,湖人外线铁壁会不会立竿见影?或者,老毛病又犯,最终成了纸面“人均季后赛经验”?在经历数次高开低走的赛季后,湖人球迷的信心,已被现实的操作反复锻打。
此刻的洛杉矶,或许比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那些看似稳稳妥妥的签约,背后都是风险与想象力的赛跑。你会为眼下这份B级合同买单吗?在湖人阵容“紧箍咒”日益收紧的当下,新赛季你期待的是斯马特的重生,还是一次狭路相逢的豪赌?每个选择,似乎都在赌命运的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