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股市波动加剧,总有人忍不住摩拳擦掌,幻想着“低买高卖”一夜暴富。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美好。今天要聊的,是一位名叫郭一刀的普通投资者,用3.8万元本金实盘操作,每周复盘自己的盈亏得失。他坦言自己是“菜鸟”,但他的故事,却比很多财经专家更有说服力。
本周,他清仓了10只股票,其中8只盈利、2只亏损,胜率看似不错——80%。平均持仓26.8天,最长的一只股票拿了42天,可惜就在涨停前一天把它卖掉,只赚了40多元。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这种“与财富擦肩而过”的遗憾恐怕很难体会。
采访中他提到:“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卖飞’了,今年2月也有类似情况。”面对账户上仅百余元的最大盈利和亏损,他自嘲道:“看来我没有赚大钱的命。”不少读者或许会心有戚戚焉——谁还没在A股市场里被行情戏弄过呢?
频繁操作真能提高收益吗?编辑走访多位老股民,他们普遍认为:短线交易虽然灵活,但极易错失后续的大行情。“刚解套就跑,其实是在给别人抬轿子。”一位年近六旬的大爷这样总结。而另一位年轻白领则表示,“每天盯盘压力太大,不如定投省心。”
数据层面来看,据国家统计局2025Q1数据显示,中小投资者短线交易占比持续提升,但整体收益水平并未明显优于长期持有策略。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真正赚钱的是时间,而非操作次数。
那么,对于像郭一刀这样的普通人,有没有更稳妥的方法?业内专家建议,不妨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长线价值投资,一部分适度参与波段,把握结构性机会。此外,要学会设置止盈止损点,避免情绪化决策。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理性分析,不盲目跟风,也不因一次错过而气馁。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刚卖就涨”“追高被套”的尴尬时刻。但正如郭先生所说:“见好就收虽保守,却也是对抗贪婪的一种智慧。”炒股路上,没有常胜将军,更需要敬畏市场、保持平常心。编辑随机采访几位社区居民,他们普遍认同这种稳健理念,“毕竟本金安全才是第一步”。
回头看看,无论你是一夜暴富梦碎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都该明白一点: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与其执着于每一次买卖得失,不如把眼光放长远些,把控好节奏,该出手时出手,该休息时休息,这样才能在起伏中走得更远、更踏实。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是郭先生,在连续两次“卖飞”之后,还会选择频繁清仓吗?面对诱人的涨停,你又是否能淡定自若地坚持自己的策略呢,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