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言家族兴旺难久,传承至三代便已不易。但在湖南长沙,有一个黄氏家族却以五代人的坚守,跨越了138年,为左宗棠守墓。他们用质朴的行动和真挚的情感,传递着对民族英雄的敬意,也书写了一段“忠诚可以跨越五代”的传奇。
当前的消息指出,现任墓守人黄志清已年届高龄,其子黄均已投入到守墓的行列,接过父辈的责任与荣光。这不仅让人感叹,黄氏家族的忠诚并未被时间稀释,而是经由血脉传承延续至今。
湖南人一向对英雄心存敬仰。他们崇尚英雄,更愿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英雄。黄家并没有给左宗棠的墓修建华丽的设施,也没有大张旗鼓,只以青翠的山丘、湘水绕村为伴。在他们的目光中,不仅守护着一座墓地,更守护着左公当年收复的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更辽阔的中华大地。
回顾这138年的守墓历程,自1886年始,每一天,他们都像前人那样重复着同样的职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年里,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收入。这样的坚持,仅仅出于家族对左宗棠精神的认同与追求,成为黄家最核心的传家遗产。
晚清时期,左宗棠用铁腕维护了中华尊严,被誉为“最后的硬骨头”。黄志清对于左宗棠的认识,也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初,他只是受家中长辈影响,听故事长大,对英雄有了鲜活朴素的印象。后来,随着左宗棠研究者和后人不断前来寻访,与他们交流让黄志清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对左公的理解愈发深刻。再后来,他开始主动查找资料,研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历史、文物方面的知识,用更牢固的理论基础,将左宗棠的精神传播开去。
黄志清的角色也在变化从简单的守墓人,到左宗棠历史信息的讲述者,再到左宗棠精神的传播者。他和家族的不断成长,打动了无数来访者。
2010年,左宗棠第四代孙左焕琛在墓前留言:“感谢黄志清全家为我们左家先辈左太公世代守墓。”寥寥数语,饱含感激之情。
黄志清认为,这份守墓工作,不仅源于荣誉,更肩负着责任。他说:“左公为祖国收复了将近六分之一的国土,而我作为守墓人,应当尽心守护墓地,继承左公精神,让后人记住并发扬光大。”
“世代相传”在黄家不仅是一种职业身份,更是一种文化担当。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墓碑里的左公,也守护着左宗棠精神在湖南、在全国的延续。黄氏家族并不孤独,湖南需要他们,中国更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不止湖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铭记左宗棠精神,愿忠诚和担当代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