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为“投降美国”,冯德莱恩竟碰瓷中俄,居心何在?

点击次数:149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28 18:40:14
前言 8月底天津上合峰会将迎来22国领导人参会,打破了以往的所有记录。 正是中方公布访华名单这一天,美国连珠炮般发出两道制裁令,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跟着发声配合,真是“默契”。 德国呢?更是“毁约”取消和中方的订单,欧盟做出如此选择又是因为什

前言

8月底天津上合峰会将迎来22国领导人参会,打破了以往的所有记录。

正是中方公布访华名单这一天,美国连珠炮般发出两道制裁令,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跟着发声配合,真是“默契”。

德国呢?更是“毁约”取消和中方的订单,欧盟做出如此选择又是因为什么?

作者-水

22国齐聚北京的消息传出,华盛顿为什么坐不住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时间节点卡得这么准。

中方这边刚公布22国领导人确认参加上合峰会的名单,华盛顿那边立刻就有了动作,前后不到24小时。

8月21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对包括两家中国内地企业和两家香港公司在内的13个实体实施制裁,理由还是那套老说辞——协助伊朗规避国际制裁。

更巧的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紧接着也跟着凑热闹,以"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为由,宣布限制中国、俄罗斯等国企业参与美国海底电缆供应链。

这波操作的时机,说是巧合,恐怕连小学生都不会信。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专门出来放话,声称所有试图"援助伊朗政权"并"威胁全球安全"的个人和实体都将被追究责任。

话说得这么硬气,可背后的小心思谁都看得明白。

峰会规模史上最大,参会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合作伙伴。

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这份分量十足的名单,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走过场。

上合组织现在的体量有多大?GDP总量23万亿美元,覆盖全球42%的人口。

这不是一般的地区性组织,而是实打实的经济巨无霸。

中国搭台,各国捧场,这场面确实让远在华盛顿的某些人眼红了。

特朗普政府的焦虑写在脸上,连珠炮式的制裁就像是在向世界宣示:别忘了我们还在这儿。

连珠炮式制裁背后,透露出美国怎样的内心戏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注意力争夺战。

中国这边峰会越热闹,美国越显得孤单,于是要提前泼一盆冷水。

特朗普政府早就把制裁当成了万能钥匙,哪里不顺眼就用制裁来解决。

问题是,这把钥匙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反而暴露了使用者的内心恐慌。

欧盟那边的表现更是耐人寻味。

冯德莱恩8月23日在《世界报》发表文章,为欧美贸易协议辩护,给出的理由简直让人啧啧称奇。

她说,签署协议是为了避免美欧爆发贸易战,因为那样的话,"只有莫斯科和北京会为此欢呼雀跃"。

这套逻辑可真是神了。

自己挨打受气,却说是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这种自我安慰的功夫确实到家了。

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在意大利里米尼的讲话,直接戳穿了皇帝的新装。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2025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欧盟不能再幻想自己是一个"世界巨头"。

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脚投票'选实惠

现实很骨感,也很诚实。

各国领导人不是傻子,他们心里有一本账。

跟中国合作能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项目,以及不断扩大的贸易机会。

跟美国站队能得到什么?除了制裁的威胁,似乎也没什么新鲜货了。

德国的风电项目"毁约"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

8月25日,德国Luxcara公司突然宣布,取消与中国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签订的北海风电项目涡轮机供应协议。

官方说法是"运营原因",但在邮件中却承认此举"恰好符合政治目标"。

这就有意思了,明明是更便宜更先进的中国方案,偏偏要换成问题缠身的德国西门子。

更讽刺的是,德国第二季度GDP刚刚录得0.3%的负增长,经济本就不景气,还要给自己经济"捅刀"。

这种操作,连经济学教科书都解释不了。

反观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在哪里?数字不会撒谎。

中欧贸易每增长1%,欧洲就能多5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在东南亚、非洲、中东搞基建、搞项目,投的都是真金白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累计投资超过万亿美元。

这种合作模式的魅力在于,它不要求合作伙伴选边站队,不搞零和游戏,而是真正的互利共赢。

难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脚投票",选择实惠而不是站队。

合作共赢成潮流,单边霸凌的路还能走多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不甘心而停下脚步。

上合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仅是一次外交胜利,更是对当前国际关系发展方向的有力印证。

"全球南方声音"这个概念,正在从理论变成现实。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未来的世界不会是某一个超级大国说了算的单极世界,而是多个力量中心并存的多极格局。

在这种格局下,合作比对抗更有前途,包容比排斥更有智慧。

美国的制裁政策越来越像是在逆水行舟。

当全世界都在寻求合作机会时,只有少数国家还在挥舞制裁大棒。

这种做法不仅无法阻止多边合作的发展,反而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单边主义的虚弱本质。

欧盟的尴尬处境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站错队的代价是昂贵的。

德拉吉的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是苦口良药。

承认现实,才能找到出路;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从概念变成实践。

上合峰会、"一带一路"、金砖合作,这些多边平台为各国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这里,没有霸权,只有合作;没有威胁,只有机遇。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继续坚持单边霸凌的老路,注定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结语

把确定性摆在桌上,永远比把敌意写在屏幕上更有说服力。这场围绕峰会的外交风波说明,世界正在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单边霸凌终究跑不过多边合作的大趋势。

合作共赢不是口号,而是各国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