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打工,单位就必须缴纳,没有商量余地。
9月1日起,一项最高法院新规将彻底改变职场“潜规则”,强制所有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任何放弃社保的私下协议均被宣告无效。
这意味着什么?以上海为例,该地区企业现在需承担员工月收入约25%的社保费用(养老16%+医疗9%),个人则承担约10%(养老8%+医疗2%)。
过去部分员工为多拿现金,常与企业达成“默契”不缴社保,企业也乐得省下自身承担部分。新规直接击碎了这种“双赢”假象。
可以说这项变革将直接影响5000万个体工商户和2.8亿灵活就业人员 。那么国家为啥要突然强制要求缴社保呢?真的只是因为网传的老龄化、少子化”严重吗?内行人说出背后实情!
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22%,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更严峻的是,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飙升至4亿,而新生儿数量却连续7年下滑,2023年仅902万 。人口结构从“3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急速恶化为“1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
而且我国养老金体系本质是“现收现付制”结合部分积累,核心逻辑是“代际赡养”,今天打工人的缴费供养今天的退休者,未来则需靠下一代供养我们,维持这个循环的关键是稳定的人口结构。
所以“老龄化加上少子化”,直接导致养老金缺口正以每年8%的速度扩大,如果没有这一政策,未来5-10年养老金总缺口可能高达8-10万亿 。
但强制社保政策背后,也不全是未来“填补养老金缺口”,至少还有以下三大原因。
1,反内卷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通过逃避社保获取不正当成本优势,在行业内强行内卷。这导致合规企业陷入价格劣势,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扭曲。强制参保抹平了成本差异,让竞争回归产品与服务质量本身,而并非单纯的价格战。
2,激活消费
小微企业员工长期缺乏社保庇护,被迫高储蓄以抵御风险。强制参保后,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全面覆盖,解除后顾之忧的劳动者更敢消费。
消费意愿提升可直接刺激内需,降低居民储蓄率。国家智库研究表明,社保覆盖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上升1.8% ,在出口承压的当下,这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支点。
3,保障打工人权益
传统社保体系基于“稳定雇佣”设计,与2.8亿灵活就业者产生严重脱节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因劳动关系模糊,参保率不足30% 。
而新规出现后,上班族的权益将得到保障,不会再出现,上了几年斑,还没有医保的情况。
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首当其冲。为5名员工全额参保,店主每月成本激增0.6-1.4万元,而且降薪空间有限且易引发矛盾,这时候“裁员”就成为最直接选项,接下来可能很多人都会面临失业。
年轻人陷入两难困局。数据显示,超60%的90后曾考虑断缴社保,35%已经做出实际行动。月薪4000扣除社保后,在扣掉房租通勤吃饭,实际可支配收入不足1000元,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特殊经济下的权衡,该下重手时就得下手。
任何制度有其滞后性,但同时也会在过程中不断进步,社保制度也不例外,只有持续优化,才能让制度的庇护真正覆盖大多数你我这样的打工人。
今日话题:为啥要强制缴社保?真的只是因为“老龄化、少子化”吗?内行人说出背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