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到,WTO收到一份来自印度的信,全球媒体都惊了。一年多前还是“亲美”的莫迪,带头硬刚美国,要给自家经济复仇。当场把聚光灯拉满,标题都不够用了。
事情刚出来那会儿,大家在边刷手机边聊天:印度搞大动作,对美国商品打算收19.1亿美元额外税。为啥下手,小道消息抓了一堆,美国看着全世界对着自家钢铝开刀。三月那阵,美国多加了25%的钢铝关税,还把理由说成“保护国家安全”。印度不答应,怼了一份申诉信,直逼世贸组织。
WTO那帮人和亚洲网友热议现场。前几年美方跟中国斗关税,不到处都是要跟上?这次换成印度,网上段子说美国是不是彻底惹毛盟友了。按文件,印度不仅怼政策,还翻出规章,美国的条款不合规,一切都跟步规程走。
关税加在哪?看着像无心插柳,但每刀都切准。比如鹰嘴豆、杏仁、柠檬酸,出口大本营都在美国中西部。这些农产物本身对美国大选州影响极大,伤敌一千,但实际对印度钢产只影响0.1%,就算出口没了都不肉疼。
有意思的是,这场面看着谁都不是赢家,但莫迪嘴上喊硬,背后算盘高得很。
印度对美国本来就有457亿美元贸易顺差,像医药和IT服务都指着美金过得去。今年美国老早说要加26%进口税,扛不住的不是美国,是那些靠出口的印企。协商过两回,零关税互免都没戏,印度这回补刀,纯粹是被逼急了。
消息一出来,经济学家分析这一波也跟新德里金融现状有关。2024年外商投资哗啦啦地掉了82%,股市崩掉1万亿美金,卢比一直往下走。现在“退缩”二字都不能想,要是退了,民间民族情绪可能直接炸锅。
讽刺在这,印度财政局刚出秘密文件,显示最近特意把对中国那头的限制松了口,有人调侃是看中国市场香了,转身就又想“抱大腿”。限制解除没多久,解禁中国App、放宽合资企业份额、航班复飞……套路全上,手机厂、药企、第一个喊香的就是业务焦点在中国的那拨。想两头押注,别的地方堵了,就找中国补洞。这场戏,外媒解读为“双面下注”。
现实摆着,过去四年搞什么“去中国化”,手机产业崩,自己安卓生态也得靠中国人维护,药品材料80%还靠中国。美国关税一上来,发现骑墙没地站。
国内新闻吵得火热,网上段子是“造梦世界工厂,转身为现实折腰”。做不来主导产业链,手头上拿什么跟美国刚?到头来还是“捧着大饼喂自己”。
眼下贸易报复枪响,军购方向偏偏在向美国靠拢。防务领域,刚签55亿美元新单,45架F-35计划列装。自己那一套,用得出不来,还非要背美军装备大包袱。用军事专家的话讲:“新一轮装备购买,是被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更新节奏逼的。”十年前飞机够三十多个中队,现在只有三分之二,巴基斯坦计划上隐身战机,自己怕落后。
账单压死人。781亿美元国防预算,四分之一给了工资和养老,还想掏钱买F-35,生命周期账面显示要花出十二倍预算以上。网友留言:“用国防换安全,还是用工业换饭碗?”
有趣的还有军火跟自造“两手抓”。7月刚刚批本土装备123亿美元采购,嘴上喊自主,实际还是系统外百万件进口。左右为难,看着“印度制造”大旗高挂,背地里企业申请补贴要十八个月才能批下来,到账率不到一成,三分之一穿起“白大褂”跑路。
基础设施差距,不是嘴皮能补的。农村70%断电,物流成本GDP的14%,人家中国只有3%。投资客绕路去墨西哥、越南,看都不看印度一眼。
最头疼的还是信誉。三年罚中国企业税款13.6亿美元,冻结小米几十亿美金资产,外企信息圈常说,第一次被“套路”是印度的问题,第二次自己信也是活该。
印度现在等于是两条线折腾,一会跟美国硬刚搞贸易战,一会儿谈判一边倒军购;经济圈扭头到中国,安抚投资信心,边界上又骂架又拉导弹。中国研究者数数据,指明“你要想真吸引投资,先边境齐心。”
美国这边,见印度怼着说关税,回头再接军购订单,感受只有一种,“肥羊该薅还是薅”。中国这边,盯着莫迪各种试探,终归一纸协议难补底层信任。
印度下关税,像极了昔日的贸易表演,数十亿的关税实际上护不住几十倍的军备设计预算。对中国笑着解禁,对本土招商还是走审批路线。资本流动更说明问题——2025年前三个月,印本国大资本撤走165亿美元,最爱投的地方转回中国。
谁都知道,莫迪学中国那套,很难在印度落地,更不可能靠“一纸硬刚”改变对外格局。没有产业链,自己制衡不了美国,不肯真心信任中国,到头换来“自以为聪明,左右为难”。
新德里城头还挂着“印度制造”条幅,国内媒体吹上天。底下投资官员,有人一身汗,内心比谁都清楚:“政策不改,关税不管用。国际玩家不看你口号多香,实际业务才是硬道理。”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印度金融时报,路透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