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在对柔然摆架子被狠狠教训后,那六镇的边防军还是给了这个毫无希望的国家一次机会。
李崇这次北伐柔然虽然没追上敌人,但至少让自己的人都看得明白了,真是不虚此行啊!
说白了,李崇的长官魏兰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他把六镇随时可能炸开的事儿看得一清二楚。
李崇的长官魏兰根跟他说:“当年咱刚在这边安营扎寨,地儿宽广人稀稀拉拉,有的调来中原那些土豪家的孩子,有的是国里重要的人物,让他们帮小忙。”
从中年开始,官员们称呼自己为“府户”,跟别人混在一起,像一帮混吃喝的,官家婚事做得乱七八糟,这下搞得清白的人都受累了,而那些本该光宗耀祖的亲戚,也各自过得不错,一看见对方都应该气得不轻。
像魏兰根那种人,不仅会把问题摆出来,还能把解决办法一并打包带走!
具体来说,就是把镇改成州,用一堆新规矩给六个镇松绑解压。
把宜改镇变成州,弄个郡县出来,让那府上的人都不再当苦命的百姓,膊子上重新安排点位置,老子还是照着的路走,文武双全,一边打下去一边施恩啊!
这招一旦实行,咱国家就能安稳得不要太多担心北方的事了!
总的来看,魏兰根的解题办法就是:他们快要炸了,得赶紧塞他们一颗糖,告诉他们我们还是心疼你们的,咱们再续前缘!
李崇明白事情糟糕透了,赶紧回去把这事儿给朝廷请示了,可惜那个死脑筋的北魏朝廷还是不屑一顾。
听说有个大事儿,结果大家都睡着了,连个声儿都没听见。
你们这帮不争气的家伙,根本没资格让我们这些吃香喝辣的人多瞧你们一眼,注定得一直当我们的跟班!
从一开始的高大上被压得跟泥巴似的,做了好几代人的舔狗,竟然换来朝廷的目中无人和一句“你活该”,六镇的哥们儿这回终于决定为自己闯出条路了!
523年6月,由于遇上了柔然人的折腾,怀荒镇的老百姓向官方求助,要点粮食来填补损失,可是怀荒镇的景坚心硬得像石头,死活都不肯给。
不行,没门!
你们居然把粮食喂给那些外国的白眼狗,自己家人想吃饭却被你们一口回绝,真是辣眼睛!
叔叔顶得住,婶婶可不干,于是怀荒镇的老百姓一拍脑袋闹革命,把于景给收拾了。
柔然一来捣乱,镇上的老百姓找景要粮食,结果景这小子不乐意,民众气得不行,怒火中烧,就把他给抓了,然后直接就分了手!
差不多就在那一刻,沃野镇的百姓们跟六韩拔陵联合起来造反,把镇上的将军给干掉了,然后把年号改成了“真王”,哈哈!
没过多久,沃野镇的老百姓齐心协力,干掉了六韩拔陵,把镇上的头儿给办了,宣布改元真王!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高科技通讯,全靠喊!六个镇中最东和最西的两个军营竟然一起闹腾,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早就有不少人对你们北魏不爽了!
一堆只会在家里争吵的货,老子就是专门欺负你们这些软绵绵的家伙!
各个镇子上的汉民和夷人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响应那个叫破六韩拔陵的活动,沃野军团迅速壮大了队伍,向南边进军。破六韩拔陵派了个偏将卫可孤把武川镇围得水泄不通,同时也对怀朔镇发起攻击。
各个地方的老百姓总是热衷参与,拔陵带着队伍往南打仗,派别的头儿专门去围攻武川镇,还顺便攻击了怀朔镇。
咋就武川和怀朔两个镇被沃野镇的起义给盯上了呢?
因为这俩地方的头儿心眼儿更多点,想让子弹先溜达溜达再说。
怀朔镇那位杨钧,之前可是带着柔然王爷回家的那位。人家嗅觉真灵,早就在沃野镇闹腾起来后,就想着先下手为强,从武川镇给挖来了个大佬贺拔度拔来当指挥,还特意给他整了一帮队伍!
魏正光快要折腾到头了,沃野镇的人们开始疯狂突袭拔陵,还朝着南方的城里进攻!
怀朔镇给杨钧闻的名声抬上了天,直接叫他来当统帅,还给他派了一整旅!
来,给大伙儿讲讲贺拔度拔哈这人呗!
他家的老祖宗和拓跋家都是从阴山那儿溜达出来的,算是北魏的功臣家族。
他爷爷那个年代,因为身手不凡被派去守护武川镇,后来还因为侦查柔然立了大功,被封了个侯爵。
贺拔度拔家里还有三个儿子,分别叫贺拔允、贺拔胜和贺拔岳,这三小子在北方可都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杨钧也看上他们,把他们提拔为军主,一起去对付那些叛逆的家伙!
记得这家伙们,特别是贺拔岳那三位兄弟,人家可是门派创始人的档次哦!
尖山那边的贺拔家族,爹和三个儿子都是个顶个的猛人;怀朔镇的杨钧就把贺拔找来当统帅,让他和三个儿子一起抵抗敌人。
北境一片混乱,北魏的老爷们儿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出谋划策呢!
直到524年三月,临淮王元彧带着他的军队出征,准备对那破六韩拔陵来一场大干架!
闹了快一年了,才派人去解决这事儿,北魏的朝廷真是慢得可以啊!
怀朔镇单打独斗快一年啦,赶紧策划让贺拔胜突围,冲去元彧那边求救!
卫家一伙在怀朔镇磨蹭了好久,求助信号发不出去,杨钧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把贺拔胜拉去找临淮王求救!
贺拔胜带着一帮子铁血战士趁黑天摸了出去,结果在云端找到了元彧,把军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话不多说,快点派人来救命啊,不然就真要迟到了!
元彧一说可以打仗,贺拔胜赶紧回去又冲回城里了。
这家伙是不是个超级壮汉啊?
可是,答应来帮忙的兄弟们就是不见踪影,杨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下又把贺拔胜派出去摸情况,结果武川已经被敌人占了,贺拔胜赶紧飞回怀朔,可惜怀朔也熬不住了,最后全家都被抓了个正着。
钧复派胜去查武川,结果武川早就被拿下了。
胜驰逃了,怀朔也输了,胜家的父子俩都被窝里的小妖怪抓住了!
贺拔胜一路飞奔,就像走进了让人感到无比寂静的无人村;他家里还有几个和他同样厉害的人物,这种猛将、这样的豪门,北魏真是睁眼瞎,没看到宝贝!
五月份,元彧带着主力在五原和破六韩拔陵开战,却被揍得不轻,连安兆将军李叔仁也在白道给打得找不着北(通武川那儿,离呼和浩特市西北不远,那可是古代重要的穿越阴山的路),这帮起义军真是猛啊,势如破竹。
五一刚过,临淮王和破六韩在五原打了个不可开交,结果兵败如山倒,官帽子都被撸掉了。
安北将军李叔仁在陇西被白道那帮盗贼又打败了,这帮贼的势力可真是越来越大啊!
北魏的皇帝元诩急忙把京城里的中央官员叫到一起,讨论怎么应对这个麻烦事儿。
元义大爷说了,只要让几个能干的官员去带兵守着那两个地方,肯定没啥好担心的!
元诩这会儿突然想到了那个叫李崇的举报小伙伴,提议让他带队去镇压叛乱。
吏部的老大元义要派重臣去带兵守卫恒、朔这两个地方,对抗流寇,皇帝说:去年阿那叛乱,我派李崇北上征讨,他上书请求把镇改成州,我觉得旧规矩不好改变,没答应他。
找这张表啊,开门的心思可不是为了啥好事,结果今天的麻烦就来了;过去的事情也追不回来了,就聊聊吧。
咱家有个贵人,眼光贼好,想着给他找个能干的干活儿,这事儿咋办呢?
我给大家放上史书的原文,就是为了让你们瞧瞧小皇帝元诩说到六镇时,那口气里透出的不屑一顾!
北魏早就爬不起来了,简直是个没救的老家伙!
北魏的那些大官一看到麻烦没落到自己头上,就赶紧举手赞成。
李崇这老哥死活不干了,喊着自己七十岁了身体也不好,要退休撒!
你被我盯上了,拒绝也没啥用!
最后,北魏让李崇当了个大官,负责事务,还安排了崔暹和元深他们一起北上去捣乱。
北魏的窗子已经碎得跟麻花似的,西北那边也开始闹腾了!
魏国把六个韩国都给整垮了,二夏、豳和凉的地方全是小偷满天飞!
秦州的刺史李彦因为太狠心、太毒辣,结果被老百姓反了,给送上了西天;然后莫折大提当仁不让地被大家推举当元帅,自己还高兴地叫嚷着要做秦王!
接着,南秦州的刺史崔游被仇池的张长命和韩祖香一帮人给整了,全城老百姓纷纷站出来喊“别怕,咱们干!”。
大提带着他的队伍,直接冲进高平城,把守城的赫连略和高元荣给解决了!
不久之后莫折大提就撒手人寰了,他的儿子莫折念生自封为皇帝,弄了一堆官员,还把年号改成了天建。
从那以后,北魏的西边和关陇就像切了联系的小电线一样,再也没有连上。
你懂不懂啊?
这雪崩的节奏,简直像老天在给我放电影,过往的事儿全都跑出来瞧热闹了!
前秦和前燕就跟炫酷的弟弟似的,都是那样一套!
北边咋样呢,那个地方是不是在上演一出“寒风凛冽”的肥皂剧呀?
在那场乱斗中,崔暹不愿意听李崇的号令,跟破六韩拔陵在白道上扭打,结果自己被打得东奔西跑,狼狈逃回。没过多久,破六韩拔陵便对李崇发动了猛攻,可李崇拼了命也抗不住,只好撤到云中稳住阵脚。
崔暹和李崇节度不对付,结果在白道上跟破六韩拔陵干了一架,结果惨败,只能独自骑马逃命。
拔陵出手猛攻崇,崇拼命抵抗,可惜扛不住,只好撤回云中,俩人就在那儿杠上了。
八月份的时候,北魏的凉州大佬于菩提啥的直接把凉州刺史宗颖给扣起来了,还反了过来!
凉州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八月时候,魏凉州的头儿们在菩提那边捅了刺史宋颖,结果反了州!
东边的那些大车子竟然跟北魏翻脸,跑去投靠破六韩拔陵。这个时候元诩才恍若梦中,开始琢磨李崇和元深当初说的那些金玉良言了。
你难道不是把人家当成空气吗?
丢了个大鼻子血,终于开始自个儿琢磨和懊恼了!
东西部的老百姓都背叛魏国,投靠了破六韩和拔陵,魏主才开始想起李崇和广阳王的话。
北魏朝廷八月十八日急忙发话了:“小伙伴们,只要你们不是犯了事被赶出去的,现有的军户统统取消身份,变成州里的老百姓。别再打了,我就给你们公民权利,大家快来当居民吧!”
补了羊圈才发现羊没了,这时候再忙活,还能找回来吗?
黄门侍郎郦道元被派去安抚六镇,结果战火四起,他连个消息都没法顺利送过去,简直是任务失败了。
六个镇已经反了,结果道元没能成事儿。
咋个有那么多打人不眨眼的呀?真是个火爆脾气!
他们跟的北魏朝廷差不多,总是觉得自己能把一切操控在手心里,欺负些好说话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要是能扛得住,老子就当你们是小鸡,给虐一顿;要是不行,那就别打了,咱们和谐为上,今后好好混……别的先不提,很多渣男渣女可是懂得这个道理哦!
呢,许多人都忽略了“兔子急了会变眼”的警告,你们这帮朝臣,一旦遇到困难,肯定会有人一窝蜂地趁火打劫!
东北那边也闹腾了,北魏的营州龙城有个叫刘安定的老百姓跟德兴联手把刺史李仲遵给干掉了,结果城里的小王八蛋又把刘安定给宰了,自个儿投降了,就德兴就朝东面跑,跑到哪儿就自称燕王了!
一年多过去了,北境的朋友们唯一能让人心里有点安慰的,就是夏州刺史源子雍把夏州和东夏州的叛徒们收拾得利利索索。
情况真是紧得不得了,北方镇压叛乱的头头们也开始忙着琢磨对策了!
元深说,六镇和东西高车都已经造反了,咱们这帮累得快掉渣的兵打上去也没戏,倒不如选几个精壮的守住恒州要塞,先稳住脚再想办法。
李崇教练对大家喊道:“云中这地方可不简单,要是给丢了,并州和肆州就麻烦了,得留个人守着,谁能担当这个责任?”
最后众人一致推选了费穆,李崇提议让费穆去当朔州的官儿,接着就带着大部队回平城了。
简单说,北魏一下子就把自己搞得跟个被围剿的大虾似的,只能天天待在家里,捂紧小心肝了。
兄弟姐妹们,今儿个可明白了为啥有“开个店像爬山,管好它像翻山”的话吗?还有那句“拿下了地盘容易,但守住地盘比上天还难”呢!
天惹的祸还能饶,自己招的罪活该死!
其实我们勤快的华夏兄弟姐妹们有个共同毛病,就是特别会过艰难日子,但一般不太会过好日子。只要窝在舒服的地方待久了,就忍不住开始搞各种事情,搞得大家都没法过好日子,这时候心里反倒觉得安逸了。
北魏前面七位帝王都是能耐的角色,可自打把都城搬到洛阳后,不到三十年就把那曾经气吞天下的帝国折腾得满目疮痍,真是让人深感捉摸不透啊!
为了让大伙儿透彻明白六镇之乱咋回事,咱们前前后后写了个几万字的文啊!
写了政权跟民族的千丝万缕,国家升级像爬坡一样艰辛,权力高低各有滋味,底层小算盘噼啪作响,大改革的一步三回头,领导的私好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党争把国家利益弄得扑朔迷离,利益分配有好有坏,再加上分配不均后大家心里的那些七上八 down…
咱为啥要这么拼命折腾,结果还让人不乐意呢?
我就希望大家别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别觉得六镇之乱就是六镇的老百姓们发个脾气那么简单!
历史和生活就像捏泥巴,一团糟又不那么简单!
在秦朝最后的日子里,大家过得像是在洗衣服的时候掉进了水里,怎么就等到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有啥好厉害的”时,大家才醒悟纷纷起来反抗秦朝呢?
一样,六镇那帮军民心里对朝廷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咋到523年才忍不住呢?
咋就六个镇里偏偏武川和怀朔俩镇还傍着朝廷呢?
造反这事儿其实花样多,大家都气得不轻,像黄巢的闹腾就是鼓动成分居多,而六镇之乱则更像是自个儿忍无可忍,一下就炸了锅……
造反呀,这事儿其实一直就是个小几率的玩儿,成功的可能性就跟中彩票一样,难到让人抓狂!
那些造反的人,要么是疯狂炒股的赌徒,想着一把梭哈就痛快,要么是气得上天入地的愤怒民群众,觉得活着都没意思……啊,管理这门学问其实花样多,比如别让那些野心勃勃的人看到发财的门道,再比如让老百姓有条路走,不至于被逼到绝境。
从刚才提到的六镇搞事情的开头来看,似乎这出乱子跟六镇的官爷们没啥关系,反正都是那些边上的百姓不干了。
边上的官员都是一些被朝廷嫌弃的无能之辈,甚至不少本来就该被绳之以法的坏蛋,他们又能怎么带领这片地方呢?
别纠结了,慢慢来,后面咱们会看到北魏那场大乱斗跟那些地方军爷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
最后再叨唠一句,咱们人这辈子,谁都有自己的本事和短板。强的朋友可千万别太傲气,弱的朋友也别老想着自我放弃,因为今天你可能感觉强,但明天说不定就翻了;而那些柔弱的人,也没准哪天能给你惊喜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