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世界每天都比剧本还精彩。
前脚还挺着脖子号称“交易的艺术”,后脚就差点当众表演个滑跪。
没错,就是特朗普,那位总觉得地球得围着他转的大人物,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的那通操作,简直是一出活生生的年度打脸现场,看得人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那篇长得能当小作文的帖子,字里行间就透着一股子“我绷不住了”的急切。
一开场就把锅甩得比谁都远,张嘴就来,说咱们中国不买他家大豆,纯粹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搞小动作”,直接把他们家那些伟大的农民兄弟给坑惨了。
这话说的,好像咱们买豆子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似的。
嘿,我说老兄,你是不是选择性失忆了?
当初是谁挥舞着关税大棒,把全球贸易搅得像一锅煮沸了的粥?
遥想当年,在那个还没撕破脸的黄金时代,咱可是美国大豆名副其实的“铁杆粉丝”。
多铁?
他们港口运出去的大豆,超过六成都是奔着咱们这儿来的。
即便是后来磕磕绊绊的2023年,咱们也从牙缝里挤出钱,买了将近2500万吨,硬是撑起了他们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可今年不一样了,风向变了,从五月底到现在,一粒豆子的新订单都没下。
这下可好,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们,眼瞅着田里金灿灿的豆子熟透了,最大的买家却人间蒸发了。
那心情,跟养了一年的肥猪,临出栏时市场关门了没啥区别,谁心里不打鼓?
特朗普一看自家票仓要着火,那叫一个急啊,立马从“硬汉”切换到“大家长”模式。
先是安抚,说“我们从关税里赚了那么多钱,拿一小部分补贴农民兄弟不是事儿”。
听听这口气,好像关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完全不提这钱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自己买的单。
可农民不傻,这点毛毛雨补贴,哪儿够填市场丢掉的大窟窿?
美国大豆协会那帮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一封信直接拍他桌上:别扯淡了,赶紧把关税取消,把客户请回来才是王道!
安抚完了,传统艺能就得登场了——甩锅给老对手拜登。
说什么“都怪瞌睡乔”,要不是他,中国早就带着几十亿美金来求购农产品了。
这套拳法,他算是练到家了。
最后,为了给彻底绝望的农民兄弟画个饼,他又神神秘秘地透露:四周后要跟中国谈,大豆会是“主要议题”。
这就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
中美坐下来,谈的都是芯片、科技、全球格局这种能上头条的大事。
你把一堆黄豆放到桌子正中央,说这是“主要议题”?
这格局,小了,不是一般的小。
这背后藏着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傲慢:既想在科技上把我们往死里整,又想让我们乐呵呵地敞开钱包买他的东西。
哪有这种好事?
典型的“既要又要”,最后就是啥都要不到。
就在特朗普还在为自己的“神机妙算”沾沾自喜时,南美洲那边,一个响亮的耳光已经隔空扇了过来。
阿根廷,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国家,突然宣布:大豆、豆油、豆粕,通通暂时免除出口关税!
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趁你病,要你命”。
什么叫趁火打劫,什么叫精准补刀,阿根廷用实际行动给全世界免费上了一课。
这一下,直接把美国大豆的最后一点念想给掐灭了。
本来咱们就因为那20%的报复性关税对美国豆子敬而远之,现在好了,隔壁阿根廷不仅东西不差,还直接来了个“免税大酬宾”。
这选择题,小学生都会做。
气得美国自家议员都破口大骂,说阿根廷这是“背叛”。
可国际贸易的牌桌上,从来只有利益,哪有什么“背叛”可言?
巴西的大豆早就抢占了先机,现在阿根廷也磨刀霍霍地冲了进来,留给美国农民的,只剩下一声叹息。
所以说,有时候玩“交易的艺术”,玩脱了,就成了行为艺术。
特朗普本想秀一把肌肉,结果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就像一个掉进泥潭的人,越是使劲扑腾,陷得就越深。
他不懂,这个世界已经不是那个他可以为所欲为的游乐场了。
想做生意,就得有做生意的样子,而不是一手掐着别人的脖子,另一只手还伸过来要钱。
这种强盗逻辑,最终砸的,只会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