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出游记录#
东山何在 谢安出山 风云再起
那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浙江绍兴。上虞境内。曹娥江畔。海拔不高。仅一百多米。但名气震古烁今。它就是“东山再起”的东山——会稽东山。
为何是这座山?
一切源于一个人。东晋名士谢安。他出身陈郡谢氏。顶级门阀士族。自幼聪慧过人。风度翩翩。名士桓彝曾赞他:“此儿风神秀彻”。他却无意官场。朝廷多次征召。他竟推病辞官。跑回会稽东山隐居。
隐士生活何等潇洒?他与王羲之、孙绰、支道林等名士交游。吟诗作赋。畅谈玄理。游山玩水。著名的兰亭雅集就在附近。朝廷又征他做官。扬州刺史庾冰亲自来请。吏部尚书范汪也来邀。他坚决推辞。官员气得要禁锢他终身。他毫不在乎。
但命运转折总在不经意间。
359年。谢家连遭变故。兄长谢奕病故。弟弟谢万北伐惨败。被废为庶人。家族势衰。经济政治受挫。谢安不能再隐。恰逢权臣桓温征召。他毅然出山。任司马一职。那年他已四十余岁。
离山时。有人调侃:“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笑而不语。
这一出山。便掀开历史新页。
他初在桓温帐下。桓温野心勃勃。欲篡晋自立。谢安周旋其间。既辅佐又制衡。桓温曾欲杀他。终惜其才未下手。后谢安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政绩卓著。
371年。桓温废帝立新。谢安与王坦之等重臣合力。抵制其篡位图谋。桓温死后。他调和桓氏与皇室矛盾。稳定朝局。
最辉煌的一笔在383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东晋朝野震恐。谢安临危受命。部署迎敌。他派侄谢玄、弟谢石等率北府兵八万御敌。兵力悬殊。谢玄问计。他淡然答:“已别有旨”。竟与友下棋赌别墅。镇定如此。
淝水一战。晋军大胜。前秦溃败。东晋转危为安。续命数十年。
胜后谢安功高震主。遭孝武帝猜忌。自请出镇广陵避祸。385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东山再起”由此传世。它不仅是谢安个人的仕途转折。更蕴含着士人的出处智慧与家族责任。后世杜甫写“何如东山起,莫道鲁诸生”。李纲被贬后以谢安自况。励志抗金。
那东山今在?仍是绍兴上虞的景区。有谢安墓、蔷薇洞、国庆寺。游人凭吊。感怀历史。
东山再起。非只励志。更需实力与时机。谢安隐居时修习文艺。交游名士。积累声望。出山后展现的政治军事才能。绝非偶然。现代人用之。亦当思:你的“东山”是何处?你准备好了吗?
历史无声。山河有忆。每座山都可能成为某个人的“东山”。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谢安那般的才识与胆魄。在需要时挺身而出。